热锻VS冷锻
热锻与冷锻是两种可以达到类似结果的金属成型过程。锻造是用一定的工具、设备将金属在冷、温、热等状态下变形成预定义形状的工艺过程。制造商会根据特定的标准来选择工艺类型。
热锻:
热锻需要明显的加热,不同材质热锻的要求温度:
钢-1150摄氏度
铝合金-360摄氏度至520摄氏度
铜-700摄氏度至800摄氏度
热锻中,温度要高于金属的再结晶点,以避免变形时候金属硬化,为了防止合金的氧化,等温锻造是很好的选择,在等温锻造中,金属变形的温度在一个可控的温度范围内。
热锻注意事项:
公差不精确
材料冷却过程中的弯曲
不通金属的晶粒结构
周围空气与金属之间可能的化学反应
冷锻
冷锻成型则是温度低于材料再结晶点。铝等软金属非常的适合进行冷锻。冷锻对技术要求比较高,但精度也更加可靠。
冷锻工艺
尽管被成为冷锻,实际成型的温度是在室温或者接近室温。在冷锻造中最常见的金属通常是碳合金钢。冷锻最常见的一个类型是模具锻造。金属被放在模具中,然后多轮撞击配合模具让金属变成预定的形状。根据产品的不通,可以进行一组撞击序列让产品在一个撞击周期内行程所需的形状。
冷锻注意事项
制造商会因为很多原因选择冷墩锻,因为冷锻零件需要很少的预处理工作,节省了资金。冷锻收到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少,产品表面的光洁度也很好。
冷锻的其他好处:
互换性能好
方向性好
可重复性高
尺寸控制精确
高应力高强度高负载
成型一次到位或者接近一次到位
其他注意事项:
锻造前需要材料表面清洁,无污染
需要强大的设备和工具
- 上一条艺可即将接受ISO/TS审核
- 下一条业务中常用的紧固件标准